本文內容均是根據(jù)權威資料,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(chuàng)內容,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,請知悉。
前言
自從亞洲杯結束后,女籃主教練宮魯鳴就身處水深火熱之中,大敗日本這件事很多人都無法接受,甚至將全部責任都怪在宮魯鳴的身上。
不是因為他的實力問題,而是因為在大賽開始前他還對日本女籃放狠話說“別無能”,可沒想到,這句話成為了一個巴掌,響亮的打在了自己的臉上。
于是在女籃拿到銅牌之后,他就深陷輿論漩渦當中,更是被知名媒體人評為“頂級落后”。
那么,宮魯鳴說的“別無能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楊毅又說了什么?
比賽復盤
2025年7月19日,深圳體育館內座無虛席,中國女籃與日本隊的亞洲杯半決賽正在激烈進行。
比賽第一節(jié)的九分鐘成為了整場比賽的轉折點,日本隊19歲的后衛(wèi)田中心如同安裝了GPS導航系統(tǒng),三分線外五次出手全部命中,單節(jié)轟下21分,直接打懵了中國隊的防守體系。
這位身高僅1米72的小個子球員,用精準的三分投射給中國女籃上了一堂生動的現(xiàn)代籃球課。
整場比賽,日本隊三分球34投16中,命中率高達47.1%,而中國隊23投僅6中,命中率慘淡的26.1%。
光是三分球這一項,中國隊就輸了整整30分,這樣的數(shù)據(jù)差距在高級別比賽中幾乎等同于自殺。
中國隊的“雙塔”戰(zhàn)術在這場比賽中徹底失效,2米26的張子宇和2米11的韓旭同時在場時,移動速度的劣勢被無限放大。
日本隊利用精準的擋拆戰(zhàn)術,不斷將韓旭拉到外線,制造內線空檔。
當韓旭被迫撲到外線防守時,日本隊又能迅速傳導球找到空位隊友,形成局部多打少的優(yōu)勢。這種“放風箏”式的打法讓中國隊的兩位巨人疲于奔命,防守體系支離破碎。
這次日本隊用三分雨給我們上了一課,籃球場上的巨人癥該治治了。
而在這次失敗中,像宮魯鳴在賽前放的狠話像一個“笑話”!
從豪言到笑柄
賽前發(fā)布會上,宮魯鳴針對日本主帥蓋恩斯“已找到限制張子宇方法”的言論強勢回擊,希望日本隊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拿出打澳大利亞上半場的干勁來,不要像下半時那樣無能。
這句充滿火藥味的宣言在日本隊獲勝后迅速發(fā)酵,日本媒體直接反嗆“輸家才找借口”,中國網(wǎng)友更怒批宮魯鳴“甩鍋球員”。
曾經(jīng)擲地有聲的豪言,轉眼成了刺向自己的回旋鏢。
球迷的怒火集中在宮魯鳴三大爭議決策上,首先是棄用核心李夢,這位是在之前的亞洲杯上奪冠功臣、年度亞洲最佳女籃球員。
盡管在社交媒體表態(tài)隨時待命國家隊,卻被宮魯鳴以個人原因長期脫訓為由排除在大名單之外。
諷刺的是,半決賽中國后衛(wèi)被田中心徹底打爆,楊舒予三分5中1、黃思靜5中0,全隊僅韓旭三分4中2算合格。
還有固執(zhí)使用狀態(tài)低迷的李緣,這位后衛(wèi)在巴黎奧運會場均僅1分,本屆亞洲杯5場比賽中有三場得0分,卻被宮魯鳴評價為未來接中國隊大旗的人。
更令人費解的是宮魯鳴堅持使用明顯不適應當代籃球潮流的雙塔戰(zhàn)術,當世界籃球進入空間時代,中國女籃還停留在高度至上的傳統(tǒng)思維中。
教練的威信應該建立在專業(yè)能力和比賽成績上,而不是靠打壓球星和語出驚人,宮魯鳴的無能論最終反彈到自己身上,堪稱2025年籃球界最佳打臉現(xiàn)場。
輿論發(fā)酵的越來越厲害,各路媒體人也坐不住了。
楊毅的辯護與籃球文化論戰(zhàn)
面對海量質疑,籃球名嘴楊毅在個人節(jié)目中火力全開,批評宮魯鳴的人都是飯圈行為!
它將宮魯鳴在執(zhí)教生涯上的輝煌歷史舉例出來,讓我們看見了他的實力。
楊毅將矛頭直指體育圈日益泛濫的飯圈文化,飯圈只認得熱搜上的明星,卻看不見背后撐起中國籃球三十年的人!
他透露本屆亞洲杯對剛換屆的籃協(xié)是“必須奪冠的硬指標”,宮魯鳴的臨危受命本質是替籃協(xié)扛雷。
而青訓斷檔的責任不該由他一人承擔,在分析為何中國培養(yǎng)不出田中心這樣的球員時,楊毅點出了中國籃球的選材痼疾。
中國籃球一直以來信奉的核心是什么呢?就是那仨字,他高呀!
他指出中國籃球過去40年所有成功都依賴內線高度,從體校到國家隊,這個隊里但凡有高的,就一定得圍繞高的打。
這種選材理念直接導致技術型小個子球員在基層就被淘汰。
楊毅在賽后評論中毫不留情地指出,中國女籃的失利并非偶然,而是戰(zhàn)術理念“頂級落后”的必然結果。
面對日本隊田中心這樣的現(xiàn)象級后衛(wèi),中國女籃的防守體系顯得笨拙而無效,宮魯鳴堅持的雙塔戰(zhàn)術在現(xiàn)代籃球的空間戰(zhàn)中徹底失效。
韓旭和張子宇的絕對高度反而成為移動短板,被日本隊精準的三分雨射穿,這種理念差距比技術差距更致命。
楊毅的“頂級落后”一針見血,這也讓我們知道了,中國籃球需要的是理性批評而非無腦護短,專業(yè)討論不該被扣上飯圈帽子。
輸了就喊換帥是我們的老毛病,但系統(tǒng)性問題需要系統(tǒng)性解決。與其糾結宮魯鳴的去留,不如想想怎么讓中國多出幾個田中心。
結語
這次的事情也讓我們知道中國籃球目前面臨著急轉彎,并且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,但固步自封只會被時代拋棄。
從青訓理念到聯(lián)賽建設,從選材標準到戰(zhàn)術思維,中國籃球需要的不是修修補補,而是一場徹底的觀念革命。
希望大家對他們也多一點包容,畢竟運動員和教練的努力是我們都無法感同身受的,只希望他們能夠汲取經(jīng)驗教訓,爭取在下次的比賽上“大展宏圖”。
面對女籃這次的情況,你認為最大的問題在哪?
信息來源:光明網(wǎng) 2025-07-21 中國女籃擊敗韓國隊奪得亞洲杯季軍